第4期:台灣-香港
最後一期的《亞洲種子》計劃的主題為「上山」,邀請到台灣藝術家張徐展及香港藝術家王天仁合作進行駐地研究,設計四天的藝術工作坊。

有別於前三期的主題,「上山」是一個行動而多於概念,我們希望與參加者同抱一種「上山學藝」的意志,向藝術家習藝同時通過創作去體驗、探索傳統在現代生活的生存空間,以及以「技」作為人與人的關係建立的可能。

例如自畢業以來王天仁以廢棄卡板創作,將這些在街頭巷尾可見的尋常之物轉化為動物雕塑,賦予其新意義;並於去年中自資創辦了複合藝文創意空間 ──「合舍」,籌辦各類型文化藝術活動及一系列與維修有關之工作坊,把有意思的人和事交匯在草根社區之中,拉近藝術與大眾距離之餘,同時拓闊藝文空間的可能性。

作為百年紙紮家族 「新興糊紙店」的第四代接班人,張徐展的錄像裝置常以家族傳承的紙紮技藝融入動畫創作,例如近作『紙人展與新興糊紙店系列-靈靈肆《Si So Mi》』編織了一支舞蹈,並翻唱一首德國詩歌,這首在1935年的德國文藝片被配樂於愛情電影中,後來在台灣的民間流傳這首歌的前三個音「Si、So、Mi」,被用來當作避諱講述死亡,稱呼喪葬儀隊的代稱。張徐展在創作中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儀式性,回應紙紮的歷史記憶以及當代生活經驗與意義的質變 。

參與藝術家

台灣 - 張徐展

張徐展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作品內容皆圍繞兒時在紙紮家庭成長的經驗和聯想,揉合成奇異荒謬的藝術體驗,結合動畫、錄像、實驗電影,媒材涵蓋手繪動畫、紙人偶動畫、多頻道錄像裝置、擴延電影等各種手感質地的影像物件。張徐展面對傳統民俗工藝式微,通過藝術創作去抗衡和轉型。

曾獲獎項包括《第十屆日本亞洲數碼藝術大賞》B category動態影像大奬、《第七屆臺北數位藝術獎 - 不分類首獎》。主要展覽包括《Si So Mi 張徐展個展》、《第五屆 關渡雙年展》、《第五屆 亞洲藝術雙年展》、《28th 德國柏林短片影展》、《第七屆亞太藝術三年展- ART7 Cinema》 、《東京國際短片節》。

香港 - 王天仁

王天仁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從事藝術教育超過十年。擅將拾得的廢棄木材拼砌出木雕作品,形象親切且藴含有用無用的哲思。 除於報章雜誌等平台撰寫與藝術、創意和生活有關之專欄,2017年中更於深水埗開設名為「合舍」的複合藝文創意空間。

曾獲獎項包括透視雜誌於2010年頒發的「四十驕子」,與及GDC 11的空間設計入圍獎。主要展覽包括。《觸木蝶變》、《粉樂町—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廢木農莊》、《香港雕塑雙年展 2012》、《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

參與學生

陳卓慧
陳澤榮
張曉萍
張樂瑤
周采芝
簡基立
馮心怡
馮可元
洪梓維
許曼莉
鄺遨藍
林嘉穎
林靖桐
梁美寶
伍慧芝
伍啟詩
雷麗華
岑思明
岑伊羚
楊千樂

羅玉梅、嚴瑞芳、蘇瑋琳與張徐展及王天仁對談

日期:2018年4月26日
編輯/整理: 羅玉梅
英譯: 周潁榆

文化的共同與變異

羅玉梅:自應邀參與《亞洲種子》計劃後,徐展(張徐展)你就已經鎖定了研究方向──台灣與香港文化的共同與變異。在香港駐留期間你拜訪了深水埗寶華扎作的歐陽秉志師傅(志師傅)和花牌師傅黃乃忠(黃師傅);還有跟香港電台《好想藝術》的拍攝團隊去了廣福義祠和華富邨的神像山。你可不可以分享一下當初為甚麼會有這個方向?
拜訪深水埗寶華扎作歐陽秉志師傅(志師傅)
華富邨的神像山
張徐展:可能因為有一陣子除了創作我在家必須幫忙打理自己家的紙紮店,從這些過程看見這行業經歷了一些時代的變化。如果紙紮本來就是一個華人的民俗技術的話,那就應該會隨地域性而產生不同的形勢變化,從形勢的變化可以看得出人的慾望形象。比如燒臘或者煲仔飯紙紮是反映當地人的飲或食衣住行的習慣,從那裡可以看到一個微型社會的樣子。所以那個時候我就想,如果從這樣子的觀點出發,是不是可以在相似的華人文化裡面,抓到這種連接或變化的過程?
點心紙紮
再者,因為創作《Si So Mi》這個作品,我發現台灣喪葬儀隊最早吹奏的樂曲之一,是來自德國的。這首歌曾被配樂於愛情電影中,展轉傳到台灣這諧音變成了喪葬場合的主題曲。我覺得這個變化過程很有趣,但它並不是一個結果,這個東西我相信還是會不斷地變動。

羅玉梅:所以,你來了以後去了不同的地方,你自己的體驗是怎麼樣?比如說你想尋找這種東西,最後你找到什麼?

張徐展:我覺得會是地方的價值觀吧!比方說花牌的黃師傅,他就很多想法和反叛的性格。工藝師或產業裡面的工藝家,其實多半是為了生活,比較缺乏黃師傅這種自覺。像志師傅的話,他也是蠻有創造力的,他是提供技術的服務者,因應客人需要且創造。
拜訪花牌師傅黃乃忠(黃師傅)
對我來說,我自己也是兩個身份。既是自由的影像創作者,也同時幫忙家裡的一些事務。所以,在我遇到那幾個師傅時,我會把頻率調成跟他們一樣再溝通。從他們身上我得到一些故事,還有地方的價值。這些東西對我來說,是很有趣的啦!但是作為創作者,我就會想要挖更深,除了個人歷史之外,就會想要連結到更大的時代變化。

羅玉梅:可以解釋一下黃師傅的反叛與自覺嗎?

蘇瑋琳:因為加租,他原本的店關了,改為借用朋友的空間,因他家住九龍,所以只可以隔兩天去新界那邊工作,附近的街坊鄰居都不同了,抗爭都沒有用。我覺得黃師傅是非常驚訝徐展家族有這個能力把傳統工藝做這麼多年。在香港就真的很困難,要做到這樣子,或是要保留和讓更多人知道,就要做更多事情去讓人覺得這事情是值得的。

張徐展:他的想法,可能更貼近天仁一點,就是他有能力去思考技術之外的事情,例如如何承傳。可惜搬到新界那邊也沒有很大幫助。我想跑這麼遠空間也沒有很大,很辛苦。

王天仁:其實我覺得困難的地方是他希望在地面,可是香港的地面鋪都很貴。

張徐展:對啊,這其實又衍生另一個問題,就是傳統的生意。他也有一些行業道德在。就是說,我在九龍做,那其實很多生意就只能來自這一區。我問他:「那你會不會接新界的生意?」 他說:「沒有,一樣是九龍客戶。」我覺得這是一樁麻煩的事。我們家早期也是這樣,因為我們在台北,就算有其他地方案子來,我們都說:「你找哪邊的師傅啦。」也是因為這樣老一輩會更遵守這種行業道德,我們家規模就越做越小。

空間與生活的想像

羅玉梅:徐展你來港第二天我們就去了天仁創辦的「合舍」,我知道你不是第一次來到香港,也不是第一次去深水埗,從你住的地方──跑馬地,到灣仔的富德樓,再到深水埗⋯⋯整個社區的氛圍都很不一樣。

張徐展:我覺得灣仔這一帶是最吵的,就是過馬路的聲音,叮叮噹噹一堆,反正跑馬地就比較少人,深水埗好像也沒有那麼擁擠。然後文化、生活的氛圍來說,深水埗大概就是比較生猛,甚麼行業都有。我有個拍紀錄片的朋友,帶我到深水埗的一個天橋,他說:「你看,這邊很多流浪漢,那才是真正的香港。」然後又帶我走進去旁邊那個廁所,說「平常都有針筒的!都在打針。」他說很多人是無家可歸,才去佔用公共空間。

我在想,這樣子的城市生活的節奏,要像天仁那樣開個藝術空間,其實真的非常困難。我覺得普遍人不會有這種想像力,說:「我們花個租金,然後弄一個藝術空間。」

嚴瑞芳:但是在台灣應該還可以吧?

張徐展:還可以。應該說還有地方躲。在台北住不慣就去淡水,也可以跑去台南、台中。就是搭遠一點的車,你還是可以用低廉的方法生活。你知道台南有十塊錢台幣的滷肉飯,十塊錢台幣就是港幣兩塊半。這是台南的外圍地區,就算正常來說也只需二十塊,即是港幣四塊就可以吃一碗。對啊,就真的很誇張,如果以生活的消費來說。

羅玉梅:這個價錢在香港就只能吃一根香蕉。

嚴瑞芳:說到空間與生活的想像,「合舍」其實都快一年了。

王天仁:5月中就滿一年。其實不管是做卡板創作,或者開「合舍」,開始時我只是好自私的想做一點事情,與學生分享時我很多時也是這說:「如果你想到一個點子,但那個點子你自己都不感到興奮的話,就不要做。」因為最基本的,你連自己都滿足不了,做出來怎麼會有好結果?
合舍
然後,我又意識到,人家都說這個不好啊,沒有人做這個事情,甚麼甚麼的⋯⋯可能是我不服氣。我覺得:「我不相信。」人家說藝術空間不靠賣作品,也不是畫廊,有甚麼好搞? 開這些地方,人家都是拿政府資助,你用自己錢,你有多少錢?好多負面的意見會給你。當然我有計算過能付出多少,但我不是要滿足其他人要求,我當是一個實驗。就算這個實驗失敗了,不會死,錢可能花掉了,但賺到的經歷多多錢也買不到,所以為甚麼不試試看?

羅玉梅:雖說是一年,但「合舍」已經凝聚了一班社群了嘛,你覺得跟你一開始的想法,比如你不服氣的東西,或者你想實現的東西,你最興奮的那一點……你覺得有沒有達到?有沒有一些延續的方向?

王天仁:肯定是有的。比如說得到一些人的認同,辦了些不止自己覺得有趣的活動,還認識了很多不同界別的有心人和叻人…延續的方向嘛…我想, 「合舍」三年後很大機會消失了,但即使沒有了這家店,它總會啟發到其他人去繼續這種想法;好像十多年前我做卡板時,根本沒有人覺得這是一種材料,但是你看這十多年裡面,好多年輕人已經會用這個材料,去做各式各樣的創作一樣。往水中丟塊石頭,石頭沉下了,一圈圈漣漪還是會盪漾一陣子的。

年輕一代的傳統

嚴瑞芳:最後想問你們在工作坊的體驗。工作展開前天仁就建議學生們先調查一下中上環一帶的傳統行業;之後,徐展就提出做實景動畫。工作坊期間兩人更協助學生用你們最熟悉的方法──木工和紙紮手藝來做動畫道具。這四天你們的體會是怎樣的?你們接觸學生的時候有甚麼觀察嗎?

張徐展:其實我蠻討厭有一些老師教會導出跟自己想法差不多的學生。我以前其實是因為討厭紙紮,所以才去學電腦技術科,然後才學會做動畫。當時老師給我一個很大的啟發就是教育有時候不一定要把甚麼樣的東西塞給他們,而是啟發他們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工作坊有一組同學說想做紙紮,我就叫他去買或用自己的方法去做,我會盡可能讓他們自己去完成一些東西。
學生製作動畫道具
王天仁:他們給我的感覺是生活在一個很不同的香港的感覺。比如說他們的父母,其實跟我的年紀差不多。所以他們說的一些習慣啊,或者一些他們叫做傳統的東西,其實就是我們這一代 平常的生活方式。在他們眼中已經是一種很舊、很老的習慣了。另一個比較大的感受就是他們對於錄像媒體的把握,我覺得他們把握得非常好。只是三天,而且是大家不認識的狀態之下,幾個小時或者一天,已經可以拍完一段一分鐘、兩分鐘的短片,而且是挺有趣的。他們用手機,召喚一下,開個群組,很多事情都聊好了,做好了,這個速度好厲害!我覺得這個速度,跟他們的習慣,跟他們跟世界溝通的方法有關。以前的同學都是比較害羞的:「誒,老師你去問吧,你幫我問吧。」現在他們是很積極的問老闆:「誒!可不可以借用的你店鋪給我們拍攝啊?」這方面的膽子我覺得他們也比我們更大,可能真的是時代的不同,現在他們生活在一個甚麼也鼓勵他們出聲啊,鼓勵他們發聲,是要說出來的一種感覺。
同學借用店鋪給拍攝

上 山

構思:張徐展、王天仁
編輯/整理: 天台塾
英譯: 周潁榆

版權由天台塾所有,只供個人學習或學校課堂研習之用,禁止作任何商業性用途。
「上山」是一套逐格實境動畫的創作教材,由台灣藝術家張徐展及香港藝術家王天仁合作設計。

「上山」是一個行動的概念,我們希望以「調查」作為引發好奇的方法,鼓勵學員到實地作田野考察、訪問和取景,用行動經驗去拉近知識與當下生活的距離 。學員在向藝術家習藝同時將自身的經歷和想法融入創作,體驗、探索傳統於現代生活的生存空間,以及以「技」作為人與人的關係建立的可能。

教材劃分了「調查」、「學習」、「創作」,「分享」四個部分;分別是研究、理論、實踐及分享的單元,使學員在簡明清晰的指引下,循序漸進。

調查

+

-

請你研究或調查一下香港島中上環一帶的傳統或文化,例如:棺材丶花牌丶紙紮店丶茶樓丶義莊丶上海理髮店丶海味街丶手工鞋丶印刷……請你只選擇一樣東西作深入調查,並且作實地考察。

學習

+

-

在你開始便用逐格動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表現前,你知道甚麼是動畫嗎?

動畫起源自攝影,與電影的原理一樣,動畫是由一系列靜態照片串連成的流動影像。
埃德沃德・邁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
影像來自: Huffington Post
1878年,英國攝影師埃德沃德・邁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用高速攝影連續拍攝了一匹馬的奔騰過程。
影像來自:flyeschool.com
後來,邁布里奇根據當時坊間流行的玩具「西洋鏡」(zoetrope)研製出了第一個動態影像放映機 -「動物實驗鏡」又稱迴旋式幻燈器。利用將連續圖片放置於玻璃圓盤的邊沿,當這裝置機器轉動時,透過縫隙與投影,將一連續的靜態圖片轉換成活躍的動態效果。
影像來自:antheamissy.com

動畫創作的種種可能

動畫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它可任創作者自由地透過各式各樣的方法去創造影像,例如:
  • 手繪動畫 - 鉛筆、水墨、油畫
  • 電腦動畫 - 3D繪
  • 逐格動畫 - 粘土、戲偶
  • 實驗動畫 - 各類媒材的混合使用
創作者既可運用單一的手法,也可以複合使用各類媒材或技巧,甚至結合實境或真人拍攝。

動畫創作的實驗性

  • 實驗動畫的本質在於它不受任何商業資金的限制,任由個人天馬行空的實現腦內風景與絢麗想像力。
  • 它可以一個人獨立完成,也可以組團隊一同協力完成。
  • 它可以是藝術家個人的思想傳達工具、敘事的創造或是一種全新的視覺語彙的嘗試或開發。
  • 它甚至不受限於電影院的放映室放映,更可以透過連續圖畫而延伸的新媒體藝術創作。
藝術家推薦的參考例子
大衛‧雪格瑞 (David Shrigley)
荒謬與幽默集一身的英國當代藝術家,運用動畫、塗寫、裝置,在歡樂而精采作品中批判社會。
漢恩‧胡格布里居 (Hoogerbrugge)
荷蘭當代藝術家,2012 年以其獨特的Flash 動畫代表荷蘭館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主要藉以自己的肖像塑成角色,其作品中脫序的幽默大多來自社會的矛盾,藉創作反思生活,後期製作更加入程式撰寫的元素創作成互動的裝置作品。
威廉‧肯特里奇 (William Kentridge)
南非藝術家,常藉由反覆擦改的炭筆畫去使動畫的畫面有種特別的歷史痕跡感,作品多探討南非歷史。
束 芋
日本知名的當代藝術家束芋,以手繪風格為主,特質為其將濃烈的浮世繪畫風格帶入動畫,作品多為建立獨特造型的投影動畫裝置。

創作

+

-

一起製作一個關於本土傳統丶歷史或文化的逐格實境動畫。

工具和要求
  • 這是一部片長不多於5分鐘的逐格實境動畫。
  • 可以2至4人一組。
  • 可以用最簡單的工具,在你的智能電話下載手機應用程式「stop motion」。
stop motion網上教學
  • 請準備一個三腳架和連接手機與三腳架的雲台。
創作流程
1. 製作分鏡圖

請將你在「調查」部分的研究所得,找出一個你最感興趣的點,並且以此為主題或角色,撰寫一個關於他/她/它的故事。故事的場景可以盡量利用上環西區一帶街景及建築。
下載分鏡圖 ⇣
2. 製作人偶道具

學員可以運用自己最熟悉的材料去製作人偶道具,也可以購買實物來進行加工。

藝術家推薦的參考例子:
瑪麗索・埃斯科巴(Marisol Escobar),生於法國,生活於紐約,是一名國際知名女性雕塑家。

「常以繪畫結合雕塑,加上諸如鞋子、門等現成物。滑稽,且淋漓盡致,詼諧和尖刻。看似簡單,但製作純熟。儘管她的目光常關注社會和政治等重大問題,但經她巧妙和智慧的處理,常給人帶來視覺上的享受。」*

*來源:http://collection.sina.com.cn/ddys/zh/2016-05-09/doc-ifxryhhh1798737.shtml
《女人和狗/ Women and Dog》,1963–64
影像來自: widewalls.ch
《家族/ The Family》,1963
影像來自: currier.oncell.com
《家族/ The Family》,1963
影像來自: currier.oncell.com
3. 室內預習

先在室內試拍幾組鏡頭,學習掌握影片的節奏,實踐鏡頭與鏡頭之間的連接和關係。
導師示範: 共同的視覺元素,例如相同形狀大小的物件是最簡單的鏡頭連接手法,但是我們可以運用小許的差異,例如顏色的變化或其他物件的介入去創造驚喜、差異或對比。同樣道理,共同的視覺元素,例如顏色,也可以是連接不同物件-花與花瓣的方式; 透過物件的擺位,我們可以創造鏡頭之間的過度,衍生產生無限的變化和可能。
4. 街頭拍攝
  • 請準備後備的手機外置電池。
  • 拍攝時注意個人安全。
  • 組員之間好好分配工作崗位,例如:攝影、擺位或場記。
  • 正常來說,如果希望把內容拍得細緻一點,1分鐘的動畫總共需要600張靜態影像。但這不是一個基準,學員可依照故事節奏自由拍攝。
  • 拍攝的時候,遇到有切換場景或重點聚焦時可以多拍幾張。
  • 邊拍邊檢查整體節奏會不會過快或過慢,拍多張可以刪,但少拍幾張要補拍就很難了。

分享

+

-

與別人分享創作是一個觀照自己、交換意見的重要階段。你可以和我們分享以上練習的所見嗎?請把圖文電郵到info@rooftopinstitute.org

學生作品

忘情戀

打破門當戶對的思想,殭屍男與紙紮女私奔追求自由戀愛,衝脱束縛。襲來的只是殘酷的破滅,化作火光的灰燼。
文武帝歷險記

文武廟在變遷下由香火鼎盛到祭品零落,關帝和文昌帝為溫飽,決定出走。

跌跌碰碰,他們終於找到便利店,吃薯片飽。最後卻遭途人撿起,當垃圾丟棄。片尾留有一個反思,希望大眾珍惜文化傳統,不要重演片中傳統文化被遺棄的悲劇。
冬菇尋仔記

這作品以傳統和新式海味店為題,通過刻畫冬菇一家人失散、想透過氣味來尋親,而從冬菇經過不同的加工程序、出售、團聚的過程,反映兩種店鋪的差異。
半閒村選美

在印刷先生選拔中,活字靠他每個字的獨特性及獨有的質感,贏得兩個回合的勝利,理應成為印刷先生,但結果卻出乎人意料。
離騷

孫中山從古時穿越到現正,也知道了自己最終爭取民主的結果,但對新時代的變遷感到無所適從,於是選擇走進古董雜貨的地攤,成為當中。可是那件貨品不是在等待自己主人來臨呢?可能誰都能成為那主人呢。

研學之旅-台灣

2018年8月13日至22日 (10日9夜)
主要區域:台北(4晚)▶︎ 台中+南投(1晚)▶︎ 台南+高雄(4晚)

讓我搭一班航向自由的飛機:
亞洲種子台灣研學之旅隨想

文/查映嵐

前往台北的航程總是短促得叫人吃驚。起飛,派餐,匆匆吃完,咖啡或茶,賣一下免稅商品,然後機長的聲音響起,飛機就要開始降落到桃園機場了。台灣這個國家如此靠近香港,大家都不感陌生,這次的「研學」旅程,真的會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台灣嗎?對於將來未必修讀藝術的種子來說,深度考察台灣文化、藝術、工藝的意義又是什麼?帶著這些疑問,我重又踏上台灣的土地。

讓理想成為現實的空間條件

香港的土地資源分配嚴重不均,在這裡生活的人大多受困於狹窄空間,必須扭盡六壬、用盡每一方吋的位置來過生活;在台灣,我們看到的是不同形態的創造者如何利用空間實踐他們的理想生活。在台北當代藝術館附近,曾任編輯的陳依秋租下老房子,翻新為複合文藝空間「朋丁」,空間隨人事變更和想法的流動而持續蛻變,慢慢發展成支援新銳創作者初次發表作品的場地。

另一個早上,我們在淡水對岸的八里區參觀了藝術家廖建忠的工作室兼住家。外間是他的工作間兼傢俬工場,裡間則是他一家的住處,以及他的插畫家太太王春子的工作室。家居有兩個閣樓,還在唸幼兒園的兒子也有自己的小小書房,而客廳其中一面牆居然是攀石牆。更厲害的是,無論是閣樓、攀石牆、室內的傢俱,都是由廖建忠一手包辦。廖建忠謂,因為想保有藝術上的自主,所以造傢俬賺錢,那就不用受作品的銷售情況制約,可以自由做想做的作品。而在生活的層面上,他忠實地奉行DIY的原則,一般人會用錢來換取他們想要的生活,但只要自己動手做,就可以省下那筆錢,以及必須做其他事賺取那筆錢的時間。

與其空等,不如自己來動手

這種DIY的思維不止見於極擅長木工的廖建忠,在旅程的不同部份,我們一再遭遇熱血的DIY精神。在桃園,我們探訪了藝術家黃博志的老家。那間深長的舊屋,曾經住過家族裡的許多人,隨著眾人為各自的因由離開,房子終於空置了。直到最近,黃博志又重新回到這座房子,在活力充沛的媽媽的幫助下,把積聚多年的雜物清空。關於改造房子,他的想法是利用一樓做自己的工作室,至於原來的大廳,則想變成圖書館,原因是他自小對藝術和設計有興趣,附近卻完全沒有文化相關的資源和活動,因此生起這個念頭,希望這附近的居民和小孩有方便的管道接觸藝術。

另一個例子,是同樣位於桃園附近的晴耕雨讀小書院。這家地處偏僻的鄉間書店前身是業主自己經營的卡拉OK,後來出租給老闆夫婦。當時老闆娘剛從台中嫁過來龍潭不久,發覺附近都沒有文化場地,自己想逛書店也找不到,便想到要開店,碰巧遇到這組附帶門前大草坪的木屋,就決心在此實現晴耕雨讀的理想。書店的書架全由老闆親手製造,草坪上的花則是他爸爸所種,開店前,老闆娘以前在台中的舊同事也一起來幫忙粉刷小店,二人就這樣靠兩對手和身邊親朋好友幫忙,創造了心目中嚮往的藝文空間,現在已經來到第五個年頭了。

在這兩個例子中,藝術家和書店老闆改造空間的出發點一方面有個人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察覺到社區的欠缺而萌生填補的意願。當中其實涉及他們對社區的理解:言談間他們並沒有自覺在為社區「貢獻」什麼的意思,那種視自發行動為平常的態度,大概源於真正將自身當成社區的一部份,因此看到社區有欠缺便採取行動、嘗試補完,便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藝術照進現實

既然是開宗明義的藝術之旅,當然少不了尋訪各式藝術機構和參觀展覽。大家一同到訪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OCAC)、毓繡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台中文創園區高雄駁二藝術特區么八二空間海馬迴光畫館絕對思塾,參觀了多個展覽,接觸到從繪畫到新媒體多種媒介的作品,此外還在各個空間負責人的分享中了解到民營藝術空間的營運方針和方法。部份種子在如此密集地觀展後,發現自己偏好具實體的造型藝術,多於在螢幕上展示的影像或新媒體作品;在台南自由行動的一天,他們也自發參觀了奇美博物館,對那裡展出的經典藝術品彷作、小提琴、盔甲與兵器都印象深刻。

典型的藝術展覽是從現實界分出來的特異場域,觀眾往往須走過查票處的門檻,甚至是經歷寄放個人物品、被告知不可攝影等儀式,才能進入藝術的殿堂遭逢作品,獲得從日常生活分割的美學體驗。可是,這次我們也遇到一些直接以創意介入現實生活的實踐者,例如從香港移居至台灣的李萬鏗。李萬鏗認為「弱勢者不僅是弱勢者,他們有其他的面向和才華;有障礙的其實是環境,而不是人」,他參與創辦的「三明治工」以公益創新為目標,屢屢與慈善團體合作,為弱勢人士設計多個創意計劃,例如利用療養院院友的創作改變他們的生活環境,讓一般人通過遊戲體驗理解身障者日常遇到的障礙,以及創造兼具可愛感、好玩度同時能關顧身障者需要的共融遊樂場。

在藝術以外,我們在台中的一夜去品嚐了七喜廚房的剩食晚餐,事前大家說笑這一晚要去吃廚餘,結果當晚除了「真是美味!」之外都沒什麼話說。七喜其實是台灣第一個民間經營的剩食共食實驗空間,使用剩食是希望解決糧食浪費問題,而所謂共食則是以自由定價方式分享食物,讓處於人生低潮、付不出飯錢的朋友都能吃飽

除了期望以創意介入現實的實踐者,我們也看到一些藝術家在創造過程中倒過來改變了自己身處的現實,例如為了修建葉世強故居,舉家搬到附近的葉偉立,以及回鄉種田的黃博志。黃博志過去他像許多生於鄉郊的年輕人一樣,厭棄農業、成衣業,直至曾為成衣工人的媽媽失業,他才重新接觸這兩個受輕視的行業,將之化為創作素材。他的《五百棵檸檬樹》計劃,邀請五百人贊助,讓他回到鄉下和媽媽一起整理荒廢的農地、栽種檸檬樹,並以收穫的檸檬釀酒回饋贊助人。這個藝術計劃重新連接了他和家族、故鄉,引領他開展整理老家、建立圖書館的新計劃,他也說之前多專注在藝術上,今後希望花更多時間在種植方面,會和媽媽一起將一幅種失敗了的檸檬園推倒重來。在此,我們看到所謂表達自我感受與想法只是藝術的其中一面。長年的藝術訓練與實踐,其實也幫助我們保持心的柔軟,在機緣來到時能夠打開自身,不畏變化地靠近內心深處的想望。

民間綻放的工藝之花

這一期的亞洲種子計劃以「工藝」為主題,因此今次台灣之旅的主打節目之一就是了解《近未來的交陪》這個2017年的藝術節,為此安排了與多位《交陪》的參展藝術家見面,包括張徐展、許家維、李俊陽、陳伯義,其中陳伯義就耐心地為我們解釋《交陪》展覽的底蘊。這個對我們而言很陌生的詞,意味著「交誼」和「陪伴」,傳統上是廟宇間為敬神活動而相互交誼贊助的結盟關係;去年的大型展覽則借用其意涵,試圖打開一些管道,讓當代藝術與民間藝術交叉感染,其後亦帶動了台灣藝術圈關於民間/廟宇工藝的新一波討論。

在台北我們的第一站就是參觀張徐展家祖傳的傳統紙紮舖「新興糊紙店」。種子對台灣民間信仰中的鬼神要角很感興趣,張爸爸做紙紮幾十年,對這些神話傳說瞭如指掌,細細給我們講解太上老君、玄天帝、張天師、關公等的故事,也有分享面對大量生產的打印式紙品的挑戰。其後到了台南這座較為老舊、老店也多的城市,我們參觀了幾種民間傳統工藝,包括傳統糕餅師、「府城光彩繡莊」的台灣立體繡、陳玉峰陳壽彝父子的融入西方寫實技法的彩繪廟畫,還有仍然沿用傳統手繪電影看板的全美戲院。

我們在台中探訪的藝術家李俊陽,碰巧就是畫電影看板出身,在他身上,我們看到傳統技藝與當代藝術實踐融匯貫通的結晶。李俊陽的住處兼工作室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傢俱、玩具、作品、樂器,也有至尊寶和紫霞仙子的畫像,提示他看板師傅的出身;戶外則放著大堆撿回來供創作用的木頭。他的興趣廣泛,雖然最初以畫看板為業,後來卻又自學木雕、水墨畫、書法,會造布袋戲偶,還會玩小提琴、大提琴、古琴、二胡等多種樂器;畫作亦不拘一格,傳統角色、神獸、他的朋友,和鹹蛋超人同在一畫面上,看似無厘頭,實際上是多年累積的技藝全方位與創意交融,行雲流水,任意為之。

大家閒聊時,李俊陽說,不上班對人生比較好,人如果不工作,沒什麼掛礙,就可以去除社會加諸你身上的制約,做你原本要做的事。這也呼應了王天仁某次晚餐時的分享,即升學選科不一定要職業導向,人生除了好好讀書然後找份好工,其實還可以有更多選擇。在台灣短短十天,匆匆看了這麼多作品、空間、機構、人,發現藝術最寶貴的地方可能在於促使我們恆常懷疑既有的框架邊界,不受困於慣習;在於訓練一雙睜開的眼睛,如陳育強老師所示範的,在旅程中處處流露對世界的好奇與熱忱;也在於打開更多想像與可能,讓我們看到更多面對世界的方式。如果能好好學習藝術教會我們的事,即便是一步一印,大概終有一天能闢出一條通往自由的道路吧。
關於本文作者:
查映嵐-寫字的人,香港出生,英國留學,專業是當代藝術評論,有時也寫散文、訪談、書評等,關注前衛、邊緣、土地、性別。曾策劃藝術項目若干,近年亦涉足教學和媒體,合著有《農人の野望:大地藝術祭與港日鄉城連結》、《大衛・連治》等。

伸延閱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PNlefz00OE&t=4s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