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是當代藝術的最佳觀眾

文/Nicky Liang

最近帶了姪兒參與「大館當代美術館家庭日:抱抱有道工作坊」。天台塾和藝術家陳子雯(IV)構思了一個1.5小時的創意經驗,讓大人和小朋友一起,欣賞展覽「希望——帕翠西亞・皮奇尼尼」。

早前我已跟朋友參觀過展覽。皮奇尼尼打開想像,創作很多極超現實的作品,雖然十分 other-worldly,但卻十分入世地,觸碰着一些貼地議題。工作關係,我不時有機會接觸各類型的藝術,正因如此,我才覺得自己尚算可以不帶前設,以更開放的眼光觀賞展覽。

同時,我心裡不禁在想,展覽門鑑不低,可能不少人很快便會拋出一句「藝術嘅嘢,我識條鐵咩?」然後就失去了觀展興趣。

報名工作坊事實上也是出於一份好奇,調性此般的當代藝術展覽,如何向親子提供一個合適的觀賞切入點呢?

參與工作坊後,我其中一個深刻感受是,小朋友可真的是當代藝術展覽的最佳觀眾。

怎麼説呢,是關主流教育的事吧,我們太容易覺得事物都有標準答案,倘若無法有效率地入手「正確」答案,便很容易失去學習動機。面對藝術,我們都先得 unlearn:改變既有思考模式,再去試着感知。

我希望小孩還沒像我們大人需要這種 unlearn。看着姪兒在展廳穿梭,他也不是不困惑,我甚至覺得他挺 mind-blown。他盯着作品,不停問:「Is it real?係咪真㗎?」他總是皺着眉,眼神專注,小腦袋在運轉。片刻之後,再似懂非懂地輕聲說出他的觀察和見解。雖然有點猶豫,這些都是「正確」答案。

作為大人的我,很想 learn 他的感知模式,也很希望重獲這種單純目光。

説回工作坊的內容以及細節安排,天台塾和 IV 確實很用心。觀展之前我們先在 F Hall 集合,並進行熱身。為了讓孩子進入展覽的語境,IV 裝扮成一個揮舞魔仗的女巫,然後請大小朋友在百寶袋抽取一個道具:毛茸茸的脹肥尾巴、展翅的羽毛、閃令令鱗片等等,加在身上。小孩大概從中已粗略知道,展覽內容可能會偏離現實一點。當自己身上戴着道具,人類的身軀「發展」出其他物種的身體部分,我們的距離同時與皮奇尼尼的作品又近了一些。

他們請小朋友在觀展過程中思考幾個問題。這些問題只是導引,並沒有成為功課,要小朋友生硬地在一張 A4 工作紙記下甚麼。只是當我們在觀賞作品時感到疑惑,這些問題像一個定位的錨,把我們在茫茫頭緒中拉回來。

其中一個問題是,展品裡有多少個擁抱?

姪兒不停説作品 very weird,very weird。看着眼前的一個擁抱,依然 weird,我無意問了他一句,but does it feel safe? 他怔了一下,然後點頭,再說 but it’s really weird。

Weird but safe,這不就是展題中的「希望」嗎?上一回觀展時我沒有思考出這一層意思。


(相片由作者提供)

觀展之後,我們再回到 F Hall。接下來的創意練習,姪兒興奮到不行。IV 請大家都設計一頭人獸合成體,像皮奇尼尼的作品一樣。姪兒的作品連同自己人類在內一共合成了五個物種,也為之改了一個無法發音的名字,因為那是他自己的名字,加上另外四個物種的名字的 acronym。(ACEFH。姪兒的名字是 A,大家可以猜猜另外四個是甚麼⋯⋯)

再來是一個關於擁抱的遊戲,最後 IV 送給參加者的紀念品也甚有心思,既緊扣展覽主題,物料上也有呼應——最重要是那物件本身已足夠令小朋友瘋狂地大呼大叫。

大人大概希望孩子能夠接觸藝術,所以報名參與這個親子工作坊。其實最難能可貴的是,小孩子也在無時無刻給予身旁的大人很多很有意思的啟發。謝謝天台塾和 IV 構思出一個恰到好處的互動內容,成就一次十分令人快樂的多向交流。

***

【關於作者】

Nicky Liang
從事文化藝術策劃,做着才感受到藝術工作,是一個帶住不同疑問,發現藝術對自己到底是甚麼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