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習
前言
學習是一個另類藝術教學模組,嘗試以藝術教育去接觸不同群體、介入社會,建立一個交流和共同學習的平台。
在學習,我們與藝術家鄭波及程展緯合作,推出兩套教學計劃——鄭波再度與野草合作,帶領參與者到訪香港不同地域,觀察與繪畫野草,從野草的角度重新看待現代社會;程展緯則集中於研究香港的菲律賓文化和菲港學生的文化交流,透過語言與創作作媒介連結兩地,以文化衝破地域的界限。
策劃:天台塾
資助:香港藝術發展局
鄭波:《繪稊修》課程
繪:寫生
稊:野草,莊子語:道「在稊稗」
修:習行
在「國際都市」的中心慢慢行走,放下平日的節奏和焦點,找尋生長在夾縫中的野草。通過繪畫幫助我們靜下心來,感受人之外的力量。見微知著,探討在生態危機的當下我們如何同地球萬物溝通、合作,促生一個善良的人類世 (A Good Anthropocene)。
我們如何向野草學習?如何傾聽他們的生命故事?如何捨棄人類中心主義的執念?如何成為真正的智人 (Homo sapiens)?
鄭波於2018至2019年期間舉行了《繪稊修》課程,帶領參與者行走位於三個不同地區的路線:中環、朗屏及東涌,並在途中一同靜默觀察、繪畫野草。
活動連結:
第一期:2018年8月25日、9月1日、9月8日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49300069237094/
第二期:2018年11月25日、12月2日、12月9日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333998066831319/
第三期:2019年1月12日、1月13日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013181608728232/
於《繪稊修》課程中,鄭波帶領參加者行走香港不同地域,以野草的角度去觀察人類的處境。
中環
2018年8月25日、11月25日 , 2019年1月12日、1月13日
於中環地鐵站出發,一眾參與者行走於中上環行人天橋一帶,觀察於城市中心的野草狀態。
朗屏
2018年9月1日、12月2日
參與者前往了朗屏橫洲一帶,瞭解野草在不同地點的生長狀態之餘,與研究員楊夏至學習該地的土地政治問題。楊夏至為本土研究社的研究員,曾出版《棕跡》一書,拆解本地土地問題。
東涌
2018年9月8日、12月9日
一眾參與者沿上長沙沙灘行走、繪畫,並在終點以埋藏畫作於土地中結束課節。
關於藝術家
鄭波現在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任教,專注於社會性和生態性藝術實踐,多從邊緣人群與邊緣植物的視角切入歷史與現實。近期作品包括《為伊唱》(2015年香港藝術館)、《野草黨 II + 蟾蜍山共地計劃》(2016年臺北立方空間)、《岡仁波齊地圖》(2017年紐約帕森斯藝術學院)、《蕨戀》(2018年第12屆歐洲宣言展)等。他在美國阿默斯特學院、香港中文大學、美國羅傑斯特大學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程展緯:港菲學生交流計劃
如果香港有一條公路連接菲律賓,的士車費大概要五千多元。然而如果我們想在香港親近菲律賓文化,不需五分鐘就可遇到一個來自菲律賓的朋友或社群。菲律賓和香港是那麼遠但又這麼近呢!可是我們大多數人對菲語一無所知。
程展緯認為本地群體及菲律賓群體之間有著無形的邊界,而語言和創作,是打破邊界的其中一些方法。程展緯與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及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的學生進行了多次工作坊,以不同的活動去提供更多的角度理解菲律賓及其文化。本地學生同時與菲律賓當地的Raya School 及 Olalo Primary School合作,以語言和藝術作媒介去互相了解對方的文化。
課堂上的語言學習並不一定準確,卻能呈現出交流的慾望。程展緯期望同學能把這慾望延至日常,多與社區的菲律賓人溝通。
參與學校:
香港: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的學生
菲律賓:Raya School, Olalo Primary School
菲律賓合作學校探訪
2018年9月24-29日
於2018年9月24-29日期間,程展緯與天台塾成員一同前往菲律賓,到訪兩間合作學校進行考察和工作坊,並為往後港菲學校合作打好基石。
語言交流
菲律賓:2018年9月24日、9月27日;香港:2018年10月15日、10月18日、10月22日
香港及菲律賓兩地的學生同時充當對方的導師和學生,以錄像教導對方廣東話及菲律賓語。
港菲城市繪畫
2018年10月11日、10月18日、10月22日、11月22日、12月10日
透過香港與菲律賓之間郵寄來往,兩地學生合作繪畫出一幅幅共同想像的城市,讓兩種不同的文化展示於同一城市景觀之中。
大家樂容易學*
2018年10月29日、11月8日、11月15日、11月26日
*Tagalog, 菲律賓國語。大家樂為其近似廣東話發音。
從通勝英語(Pidgin English)的概念出發,程展緯帶領學生們繪畫菲語學習卡。以菲語作基準,學生以圖畫展示廣東話發音的意思。
學習大埔的菲律賓文化
2018年11月18日、12月16日
程展緯帶領一眾學生前往大埔墟一帶,透過觀察、購物、和外傭聊天並瞭解她們的背景和語言等活動,讓學生對菲律賓文化有書本和課堂認識以外更完整的想像和瞭解。
關於藝術家
程展緯1972年出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碩士課程,是本地活躍的藝術家,多年來在創作人和城市觀察者這雙重角色之間遊走,透過藝術形式向公眾展示觀察者的發現,創作出超越形式和限制的作品。他的創作媒介包括攝影、雕塑、流動影像以致社會介入等,以他獨特的論述系統加上個人的幽默風格,回應城中政治及文化上的衝擊,並予以提問。
程氏獲藝發局頒予的2016年視覺藝術組「藝術家年獎」,並於多個本地及國際展覽展出其作品,如《光州雙年展》,韓國(2018);《拆棚》,大館,香港(2018);《大窗小景》,Gallery Exit,香港(2016);《以藝術之名》,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2015)等。
資助: